榴榴杂谈

又一个丑闻爆了,别删掉欺凌

榴榴杂谈 2023-10-04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尼‭姑编辑:@榴榴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最近,一起恶劣的案件震惊了全网——
大同小学生欺凌事件。
两位施害者,均是年仅9岁的男孩。
他们对同班的另一名男孩,实施了长达两年的霸凌。
其中包括强吻、触碰私处,以及各种性侵。
甚至逼迫受害者喝尿,舔他们刚上完厕所的屁股。
 
如此恶心的行为,超出了很多网友的认知。
而最后的处理方式,只是对两名施害者予以训诫。
也就是,仅限于口头上的批评。
这再次在网上掀起了争议。
 
同时,不少媒体报道中,只采用「欺凌」的说法,「性侵」完全不提。
这两个字,就那么难说出口吗?
 
校园霸凌、性侵等话题,已经说了又说。
但从目前看来,这类事件显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网友的关注点,完全跑偏了方向。
比如事件刚爆出来时,评论区高热评论居然都在怪罪「耽美」。
 
 
 
还有一些网友,看到是同性性行为,立马就要让同性恋背锅。
 
 
显然,这起案件反映出了人们许多刻板印象。
也说明许多人对这类问题发生的原因,缺乏足够的认知。
今天,鱼叔就借电影,来聊聊这个案子。
 
「他们只是在玩」
这次案件中的霸凌行为,早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了。
7岁,在多数人看来,是一个只知道玩的年纪。
而在不少校园霸凌案例中,最令人发指的内在逻辑,就是这个「玩」。
在电影《无声》中,就有这样一幕。
面对质问,施暴者表示,自己只是在玩。
 
他所谓的玩,是轮奸女同学。
聋哑女孩贝贝,是他们玩耍的对象。
他们还在校车的尾部专门设置了「玩乐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强暴,消磨路途的无聊。
 
又或者,猥亵最弱小的学弟。
将他五花大绑,再逼迫别的男孩舔其私处。
从强吻到殴打,甚至口交、插入式性交,他们的「玩法」逐渐过火。
 
电影《三五成群》中,也刻画了童党们的玩乐心理。
领头的「大王」崇尚武力,也享受权力。
他找了一个出气包,动不动命令下属殴打。
工具从木棍到钢管,他仍觉得不过瘾。
进而发明出全新玩法:「人肉打桩机」。
两人拎腿吊起,用其头部狠狠凿地,闹出了人命。
 
可悲之处在于,很多受害者也将霸凌误以为玩乐。
《无声》中,别人曾劝说贝贝向老师投诉,却被一句话堵住。
「他们只是在玩」
贝贝就像所有被霸凌者的缩影。
即便有口,却难以发声。
他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痛苦,却没法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无法辨出善恶是非。
 
在电影镜头未曾捕捉的地方,贝贝可能也曾求救。
至于为何麻木地放弃,或许源自一次次被忽视。
面对受害者的求救与同学的举报,老师只是摆了摆手,当作相安无事。
她和很多老师一样,认为所谓的霸凌不过是在玩。
 
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似乎都让我们找自己的原因。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巴掌拍不响」,说得实在太多。
看似只是不作为,实则大大为恶行助力。
一方面,会让施害者感到被鼓励,往后的行为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令受害者陷入自我怀疑,将霸凌当作理所当然。
「他们都很乖的,如果知道你不喜欢,一定不会那么做的」
 
在更上级的眼中,霸凌也无足轻重。
聋哑学校性侵案事发后,校长执意要掩盖这桩丑闻。
怎么可以为了孩子之间的游戏,断送了整个学校的前途?
 
现实中的案件,惊人相似。
男孩遭受的折磨与屈辱,重复了整整两年。
在此期间,生活老师没有半点作为,校方没有进行任何干涉。
直到学校强制要求住校,他才忍不住向奶奶哭诉了来龙去脉。
 
受害者家长得知事情原委,并联系校方,是在9月16日。
可到舆论发酵,过去了整整十天。
在此期间,涉事校方一直和稀泥,只让霸凌者写了一份所谓的道歉书。
 
另有老师,还在试图封锁消息、压热搜。
 
在最新的通报中,涉事校方领导被撤职处理。
事件本身,也在网友的激烈讨论中得到重视。
然而,对于被侵犯的孩子来说,伤害已经发生。
让人只想质问一句:
「你们为什么这么晚才来?」
 
 
「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
事件的另一关键点在于,霸凌的行为是同性性侵。
据受害者家长控诉,两名施害者不仅性侵受害男孩,彼此之间也会亲吻,甚至进行性行为。
 
很快,网友将两个施暴者定义为天生的同性恋。
并认为这是导致此案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姑且不论这两个9岁的男孩是否已有明确的性意识。
性取向的成型,也与后天有关。
粗暴地下定论,实在有待商榷。
这既是对案件的片面解读,也是对一个群体的污名化。
甚至,正是这种刻板观念,引发了此类恶行。
 
在B站上,有一部网友口中的经典老番。
名叫《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从中诞生不少耳熟能详的流行梗。
如「杰哥不要啊」「超逊的」「登dua郎」(闽南语谐音:转大人)。
当少年阿伟被杰哥殴打、强暴时,弹幕齐齐刷过「在杰男逃」。
遇到阿伟神情痛苦的镜头,网友戏称作「痛腚思痛」。
 
事实上,这是2013年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性教育宣传片。
目的是倡导性别平等,呼吁对男童性侵的关注。
如今再看这部宣传片,信息量极大。
从性侵犯下手的地点,到诱骗的套路,都逐个分析。
对于受害者可能受到的伤害,毫不避讳。
性侵犯的威胁与受害者的心理,也都非常真实。
「我知道你学校在哪里」
 
 
在结尾处,视频严肃地打出性侵的定义,呼吁广大少年儿童及时了解保护自己的性知识。
相较前面部分密密麻麻的「魔性」弹幕,这一部分的数量明显减少。
但,还是有人开起地狱玩笑,称画面中的小男孩将是「下期男主」。
网友热衷玩梗,将苦难娱乐化,践踏着道德底线。
这恰恰与本纪录片的初衷,背道而驰。
 
严肃的犯罪事件,被渲染成桃色新闻。
将同性性行为变成被嘲讽的对象,也加剧了受害者的性羞耻。
前段时间,鱼叔介绍的一部纪录片《黑暗童子军》,就曾提到这个问题。
数万名童子军遭到性侵,丑闻却埋藏了半个世纪。
由于社会的恐同风气,鲜有受害者敢于站出来发声。
正是这种污名化,成为了捂嘴的帮凶。
 
《如果早知道》的弹幕中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讲得太详细了。
可再看大同发生的案件,我们缺的就是这个详细。
后现代文化不可阻挡地消解着所有严肃与深刻。
在孩子身边,正确、直白的性教育总是缺席,整活、玩梗反倒满天飞。
「杰哥」「兄贵」「强人锁男」等成为流行语、表情包。
当网络用户日益低龄化,必将导致模仿行为。
相较于身体的早熟,精神的早熟更应引起重视。
 
而此次事件,更暴露了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
如何对性侵男孩的行为定罪?
一直以来,强奸罪只涉及针对妇女的犯罪。
在2015年《刑9》出台之前,性侵男孩的法律代价,只有最多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
至今,强奸男童仍无法被定罪为强奸罪。
 
 
「年龄不是挡箭牌」
儿童暴行的频发,似乎愈发印证着善恶与年龄无关。
本案对施害者的最终处理,也再度引发了众怒。
不必承担刑责,只有予以训诫,责令心理疏导、行为矫正。
即便是央媒的表态掷地有声,却又不禁让人无奈。
「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这也使得人们不断发出质疑,法律为何总成为未成年犯罪的保护伞。
小孩子真的是天性纯良吗?
 
事实上,早在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曾提出建议。
为校园霸凌行为单独立法,更加细化惩治「量」的标准。
但三年过去,如何重新划定责任年龄,仍然未解。
 
就算孩子因为年龄小,可以逃过刑法的制裁。
但作为家长的失责,却是不容忽视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未成年犯罪问题的背后,都与家长的教育和表率脱不了干系。
「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鱼叔之前介绍过一部韩国电影《想见你父母》,说的也是校园霸凌案件。
但别有新意的,是将视角聚焦在几个霸凌者的家长身上。
这些家长,全都是有权有势者。
有律师,有本校老师,有医院院长,还有前警察厅厅长。
 
事发后,家长们被一起叫到学校。
却丝毫没有愧疚和反省,对受害者家庭也不屑一顾。
反而是一心想着撇清关系,息事宁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惩罚。
仗着自己的钱财和权势,打通关系,收买证人。
 
在这样的家庭里,几位未成年的施害者也对自己的恶行毫不在意。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父母总能为他们摆平麻烦。
而自己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最终,家庭条件相对最差的一个孩子,成了整件事的替罪羊。
一场校园霸凌,映射出的却是阶级分化。
 
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大同双语学校,据说也是当地最贵的私立学校之一,一学年学费要3.6万。
能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的,家庭不会差到哪里。
 
 
事件发酵后,该学校的其他学生家长也透露,目前的处罚有「背锅」之嫌。
被开除的,是这个学期才刚带班的新班主任。
而前任班主任实际上管理时间更长,却始终没有发现和制止霸凌,显然失责更大。
 
微博@南风窗
网上也流传着一张截图。
据称,是一名施害者家长的抖音账号,昵称改为「受害者父母已经拿钱和解」。
堂而皇之地将赔偿金,解读为「拿钱和解」。
真真假假中,暗示着来头不小。
 
和解,从来不是一种纠错。
只是压低声音,平息舆论。
相比之下,我们更需要的,是让每一个犯罪者、失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并找出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予以解决。
年龄,不应成为恶行的挡箭牌。
金钱,也不该成为问题的万能解。
如果,这一次的事件,轻易地消失在「和解」之中。
那么,下一次的「和解」,又会有多远呢。
 


==========
转网侵删
==========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