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榴杂谈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榴榴杂谈 2023-09-07 07:24 出处:网络 作者:京观编辑:@榴榴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先看时间线:
1945年8月6日,  美军出动B-29由蒂贝茨上校将原子弹投放至广岛。
1945年8月8日,  苏联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声明,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1945年8月9日,  美军又投放另一颗原子弹至长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向美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束。

共有六个原因促使美国政府决定投下原子弹,按重要程度降阶排列:
1. 未明言的协议是在炸弹可用后立即使用。
理查德·B·弗兰克 的研究表明,由于制造原子弹的决定是在罗斯福还是总统时做出的,因此有一个不成文但一致的协议,即一旦武器可用就会立即部署。
从一开始,罗斯福和曼哈顿计划的监督人员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假设,即炸弹将在准备就绪时使用。这一假设代表了杜鲁门接管的罗斯福遗产的关键组成部分。
由于德国的失败和投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原子弹的目标是唯一剩下的轴心国:日本。
当杜鲁门成为总统时,他对罗斯福遗产的许多方面知之甚少--包括原子弹和曼哈顿计划,因此没有判断力。相反他按照顾问指示行事,并同意使用原子弹。
证明是,针对本子的投放从未受到临时委员会的质疑. 该委员会是一小群重要的政治顾问, 军事官员和科学家, 专为评估原子弹的潜在后果而成立, 成员为:
  亨利·史汀生:  战争部长
  万尼瓦尔·布什:  战时科学项目主任
  詹姆斯湾科南特:  哈佛大学
  卡尔·康普顿: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
  威廉克莱顿:  助理国务卿
  拉尔夫·巴德:  海军副部长
  詹姆斯伯恩斯:  国务卿
  J·罗伯特·奥本海默:  物理学家 + 曼哈顿计划主任
  恩里科·费米:  诺贝尔物理学家
  欧内斯特·劳伦斯:  诺贝尔核科学家
  亚瑟·康普顿:  诺贝尔物理学家
奥本海默甚至明确强调了长期以来的共识,即炸弹一旦可用就会立即使用。

2. 军事需要: 美国领导人以最小的伤亡尽快结束战争的坚定决心。
罗斯福的基本战略,以美国人生命的最小代价确保全面胜利。他在 44 年 11 月 2 日的公告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赢得这场战争,只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保证伤亡最少——确保我们在每一次行动中都拥有压倒性的物质优势。
到 1945 年,经过 3 年不间断的战斗,美国公众已经厌倦了战争。家人渴望与父亲、丈夫、儿子、兄弟团聚。由于战争厌倦和对战争结束会导致就业率下降的担忧,复员压力很大。人们认为早返回的人获得就业的机会更大。
这两个原因: 尽量减少伤亡和尽快结束战争, 决定性地促成了杜鲁门对原子弹的决心。总统真诚地相信原子弹保证了战争的迅速结束。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3. 需要证明曼哈顿计划的高昂成本是合理的
曼哈顿是一个非常昂贵的军事项目, 耗资 20 亿美元。杜鲁门和军方想向公众和国会证明,为制造这些武器所投入的成本和努力是值得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官员听到2颗原子弹成功引爆的消息后都松了一口气的原因。如果杜鲁门拒绝批准使用原子弹,他的损失会更大。他会失去公众对他成功指挥战争努力的果断和能力的信心。

4. 没有任何限制, 无论道德、军事, 没人反对使用原子弹
除了坚信原子弹具有终结战争的威力外,无论是在军事上治上还是道义上,公众或政府都没有反对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每个人都期待着以尽可能低的代价迅速结束战争。此外核爆炸的破坏力及其对人体的致命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充分了解。因此用它来对付本子人没有道德上的疑虑。

5. 战前和战时美国普遍存在对本子的种族仇恨
本子的长相看起来与占美国人口大多数的欧洲人不同, 心态、文化、生活方式与欧美人更不相同。对其文化的无知加上至上主义教条导致了对种族蔑视。讽刺的是本子对欧美人同样采取了类似的轻蔑态度, 尽管是基于道德优越感和种族纯洁而不是体力和智力。
相互种族主义导致了广泛的针对彼此的暴行。珍珠港的偷袭加剧了美国人对一个不可信任的背叛敌人的看法。此后战时暴行的报道传到了美国公众面前:
南京大屠杀、班乃号沉船、在马来亚绞死和肢解英国人、巴丹死亡行军、强奸欧洲妇女、虐待美国和英国战俘、肢解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等等……所有这些都激起了对本子的仇恨,导致了美国军人的对等暴行。本子决心战斗到死永不投降,使他们的残暴行为雪上加霜。进一步加深了美军军人对其兽性非人观感。在进行了多年血腥战斗之后,美国领导人确信,与德国人相比必须区别对待日本人, 不可表现出怜悯,作战时也不可克制。

6. 恐吓苏联人的潜在副作用
国务卿伯恩斯坚信,原子弹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杠杆,可以用来恐吓苏联,阻止他们在远东无节制地扩张。然而伯恩斯的信念并不代表包括杜鲁门在内的其他美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他们都希望原子弹的震撼效果能够威慑本子投降——而不是给苏联人留下深刻印象。

原子弹对日本政府投降的影响比对苏联入侵更大。日本在知道德国投降以及失去本国领土制空权的时候就在盘算如何以更体面的方式投降和到底向谁投降。
挨了两颗原子弹让本子清楚的知道,美国人不会给他们选择的时间了。

在美国政府做的诸多历史性决定当中, 对本子使用核武是在道德层面上是评价最高的决定, 可谓'功德无量'。
首先它大大减少了全人类的伤亡。在广岛长崎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本子不投降的话, 中日美国苏牺牲的人数将会远远超过广岛长崎的死亡数量。这个角度原子弹是以救人为主的。

但最最最重要的在于这两次原子弹的使用几乎是能想到的人类进入核时代的最佳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充分展示了核武器的巨大威力。
  2. 打的是将死之狗。展示威力后战争立刻结束,没有扩大化使用。
  3.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是整个二战的结束,短期内没有新的超级战争爆发,这就为形成初步的双向核威慑赢得了时间。

大伙儿可以设想一下,假如美国忍住了没使用核武或在核武实验成功前本子就投降了的话,接下来人类将面临一个多么糟糕的局面:
美国依然会掌握最强大的核武器,但很难向苏联等对手展示威力。而没有核武器的威慑以及后来苏联迅速掌握核武器之后的反向威慑, 美苏间爆发严重冲突的风险就会高得多,爆发时美国很可能会首先在对苏战争中使用核武。考虑到斯大林钢铁意志不可能因为被使用了核武而投降,则这场核战争对人类的破坏杀伤程度远非二战可比, 而这场战争是两个阵营的战争, 几乎所有国家都会被卷入。

本子现在纪念广岛核爆时试图把广岛遇难的人视为无辜受难者, 他们的切入点根本就没找对。因为这种悼念方式没有办法获得二战参与方和二战受害者的认同, 尤其是亚洲诸国的认同。日本应该把思路转到上面所说的内容上,把悼念活动改为庆祝活动,把“广岛受难之日”改为“二战胜利日”暨“人类冲突温和化之日”。
1964年李梅同学获颁日本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勋章就是这种思路的完美体现。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防水图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如何评价美国二战对日使用核武--- 由电影 [奥本海默] 想到的 



0

精彩评论